2023-08-13 22:43:43 来源 : 哔哩哔哩
公开的资料显示,两山轮战期间,至少有两次成建制在钢盔上使用识别标志的记录。
缝在迷彩盔罩上的为白底蓝边,直接印在钢盔表面的为黄底蓝边。
(资料图片)
盾形标识里的红色图案有6种模式,代表不同的职务(岗位)。
作用是为了让士兵可以紧跟上级前进,便于战场指挥、协同和分工合作。
根据前期轮战部队介绍的经验,在枪炮声嘈杂的战场环境中,
指战员之间口头信息传递很难听清楚,
队员只有看班长、排长、队长的手势,实施相应的战术。
虽然,统计显示突击队的伤亡大多是源于越军炮弹,
但是,将硕大明显的标识置于钢盔正前方却提高了目视发现概率,
同时也破坏了迷彩服(盔罩)的伪装意义。
因为,这种战术标识的作用不是为了识别敌我,
而是供己方人员辨认上级,充分发挥协同配合、分组作战的效能。
PLA指挥员有身先士卒、冲锋在前的传统,
那么,其战友大多处在两侧及后面,
所以,战术标识应置于钢盔的正后方(两侧看臂章)。
标识里绣有虎头图案,虎头图案有红、钢青蓝和黑三种颜色。
上图中3个臂章分别代表第一梯队、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。
佩戴这种标识目的是为了使同一梯队的队员跟紧自己的队伍,
有助于保持每个梯队进攻队形。
从战术标识的设计及佩戴的角度来评价:
1、三个梯队的虎头图案完全一样,区别仅在于颜色,
在硝烟弥漫、尘土飞扬的战场上,队属的辨识度会受到影响,
尤其是钢青蓝色标识和黑色标识。
2、供己方人员辨别的战术标识一般置于钢盔两侧或正后方,
如需在钢盔正前方放置标识的话,
应采用面积小、低可见度(色彩)的标志。
另外,两山战场上还存在一些其它类型的钢盔标识,
但未知具体代表什么意义。
上2图:炮兵第9师16团侦察股长徐小丹的钢盔标识,无论是图案的设计还是印刷的位置都非常科学。
但不知道这标识是他个人所为还是16团统一安排的。
标签: